好家长
主办单位:南京出版社
国际刊号:1009-8569
国内刊号:32-1616/G0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50255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树立科学的期望观,做一个理智的现代家长

  做家长的铺就孩子的人才道路,不是要高,而是要宽,基础素质要宽,创造多元化发展模式才能应付社会,才能适应多变的社会。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符合性、开放性、创造性的社会,父母应给孩子确立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模式。

  1.攀比、补偿心理误区

  1.1 心理表现:补偿心理,把在人生道路上自己没有得到的,或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要从孩子身上得到。

  继承心理:要求子女在成材上和自己一致,继承自己的才能、职位、技术、特长等。

  攀比、从众心理:人家有的我也要有,别人的孩子学啥我的孩子也学啥,不能丢面子。

  心理误区导致行为上的误区,突出表现在对孩子的期望高、大、空、盲目上。

  1.2 后果:把家教变成加教,使孩子沦陷在各种学习中,千军万马挤独木桥,孩子成了学习的工具,父母的面子。家长对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,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否适应,很盲目。家长逼紧了,孩子的对策就是磨、对抗、逃避、损物、磨洋工……

  2.树立科学的期望观,走出误区

  家长要把科学的发展观引入家庭教育领域,育子也要科学,没有期望是不科学的,期望值太高,也不科学,只会拔苗助长、适得其反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才能成为动力,管理孩子达到。如何树立科学的期望观?

  2.1 要有一个平常的心态,正确期望。教育孩子不做人上人,就是不一定要当官;不做人下人,成为社会的渣滓;也不做人外人,脱离大众,孤僻,不受人欢迎;要做人只人,立足社会,成为社会有用的人,能自立,会合作。要期望孩子一生过得从容不迫,一生幸福愉快、健康就行了,不要让孩子为别人的期望快乐而活着,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。

  2.2 树立行行出状元、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观念。

  一是主客观期望要结合,是切合实际、是孩子自己的期望。

  二是要与孩子的爱好、兴趣、气质结合,因势利导。

  例:一个党校教授的孙子,爷爷买的一本中草药小册子引起孩子对中草药的好奇,于是很小就爱上了中草药的研究。家里人如何对待:有反对的,有支持的。经过讨论,认为既然有这个爱好就培养吧,有爱好总比没爱好强。其奶奶是研究草木的,经常带孙子去看科普展、去植物园。后来带孩子到北京贵州中草药市场,孩子对中草药真假的分辨,令老牌药贩子喳舌,很受尊重,他住的地方成了药贩子请教的场所,比他奶奶还忙。

  他奶奶单位的人从天山发现一棵植物,谁都不认识,都知道他喜欢研究就送给他。他爷爷几次扔出去,他又几次拣回来,最后作成标本 ,送到国际博览会还得了大奖。国际上已经20多年没有评过这种奖。这是一颗频临绝种的植物。这个孩子具有科学家的风范,所以要尊重孩子的爱好,管理孩子成材。这个孩子获得奖金25万元,学校20万,个人5万。

  例2:兵团一个女孩子喜欢当老师,要考师范学院,她妈妈气歪了嘴,百般阻扰,后来拗不过孩子,只好让孩子报考师范学院。结果孩子毕业后,就被浙江一所重点高中看中,认为是个好教师的材料,干了几年,由于成绩突出,连提三级工资,还出国学习一次,现在是浙江省中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,她妈妈现在是笑歪了嘴。

  三是期望值要和孩子的潜力结合,要承认人与人在能力上是有差别的。同样的100分,含的智商量不一样。智商高的孩子不费力,而智商中等或低下的孩子就要费很大得劲才能达到,或者费了很大得劲也达不到。

  有的父母对分数"贪得无厌"--好了还要再好,一点也不考虑孩子的智商情况。对孩子的期望值应该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一点,孩子跳高一点就可以够上就可以了,太高了反而无望,会让孩子失去信心。

  四是科学的期望值要和国情相结合。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,经济不会发生突变。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有限,大家都去追求高学历,都当高层次的人才,是不切合实际的,是要失望的。在孩子的智商水平中,高智商的人占10%之多,中等智商的要占86%.所以家长要理智地承认孩子之间是有差距的,要实事求是地认可孩子的实际,要克服轻商业、鄙视体力劳动的观念。在我国社会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。什么是人才--只要胜任本职工作,感到愉快就是人才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好家长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好家长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